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3)“中欧国际道路运输发展”平行边会在京举办
作者:秘书处 时间:2023-09-29
9月26日,由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RU)与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共同举办的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3)“中欧国际道路运输发展”平行边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政府部门、国际组织、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及物流与贸易企业的近100位中外嘉宾出席会议。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会长王丽梅和IRU东亚及东南亚代表处首席代表周妍共同主持会议。
边会聚焦中欧间国际道路运输通道的建设与发展,旨在为沿线国家政府、行业与企业间提供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交流平台,以进一步提升区域间和地区间更高水平的国际道路运输合作与互联互通,推动落实跨境货物流动便利化。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表示:“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经过多年发展,中欧已经形成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深化中欧合作是大势所趋,潜力巨大。中欧国际道路运输作为中欧之间除航运、铁路、航空之外的‘第四物流通道’,是中欧沟通联系的重要桥梁纽带,推动中欧国际道路运输发展,对保障中欧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经贸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已加入并全面实施联合国《国际公路运输公约》(《TIR公约》),为开展中欧国际道路直达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韩敬华强调,“我们将继续坚持开放联动,把中欧国际道路运输合作作为重要内容,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重点从加快国际运输通道建设 、完善合作协定体系、提升国际运输服务能力、优化便利运输发展环境、培育运输市场主体等方面持续发力,稳步提升中欧互联互通和便利化水平,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朝着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目标前行。”
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RU)全球TIR及过境业务主任塔提亚娜·瑞贝蕾特表示:“在中国及沿线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国际道路运输联盟与中外伙伴的通力合作,中欧国际道路运输近年来蓬勃发展,并不断取得新突破。今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联合国《TIR公约》在中国正式实施五周年,作为道路运输行业的国际组织,我们期待与各方进一步凝聚共识、加强合作,继续携手打造安全、高效、绿色的‘亚欧物流新通道’,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和贸易往来提供更多助力。”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空间信息事业部总经理李晶表示,“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将在国际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沿线国家基础数据平台间的共享,持续提升国际道路运输协同管理的便利化水平,为中欧国际道路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转型,为沿线国家道路从业人员、社会大众提供更加专业、更加安全、更加便利的信息化服务。”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外专家及物流企业代表分享了各自关于中欧沿线公路运输发展的观点看法和实践经验。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秘书长张光合以“迎势而上 戮力同行 共同推动中欧国际道路运输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我国国际道路运输发展情况、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积极作用和中欧间国际道路运输未来发展展望与参会代表进行了分享。
王丽梅会长作会议总结。她认为,通过本次边会,第一,我们看到了各方的付出。中欧沿线各国政府、金融机构和国际道路运输企业对于推动中欧间国际道路运输发展付出了艰辛努力,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进一步坚定了中欧国际道路运输发展的信心。第二,我们看到了希望。各国政府在管理政策等方面的优化调整,进一步增进了国家间“软联通”;TIR公约的有效实施,更好地为国际道路运输企业提供了服务;新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加速了国际道路运输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第三,我们看到了愿景。国际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必将更加安全、绿色和兼容,为全球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并增光添彩。
她表示,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作为国家便利运输委员会唯一的非政府行业协会成员、TIR公约中国发证担保机构,愿与沿线各国道路运输协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与各方一起贡献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中欧间国际道路运输的蓬勃发展。
与会各方一致认为,在跨境运输中,国际道路运输具有门对门、灵活便捷的综合优势,是国际物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欧国际道路运输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各方愿意加强交流合作,优化通道建设环境,共同推动中欧国际道路运输通道多样化、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