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协会发布 | 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发展平稳 仍需鼓励

作者:秘书处 时间:2023-07-27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工作委员会由本会牵头并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和行业骨干龙头企业,在国家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支持指导下于2022年8月正式成立。为及时了解掌握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发展情况,更好地服务于政府主管部门管理决策,促进行业规范稳定可持续发展,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本会建立“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数据信息统计”工作制度,每季度统计一次。



图片

  本期《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数据信息统计和分析报告》数据统计期为2023年第一季度,向本会报送数据的企业包括美团、青桔、哈啰、小遛、人民出行、松果、喵走等行业骨干龙头企业,他们所拥有车辆数占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领域分别超过95%、80%,基本能够客观真实反映行业整体情况。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数据信息统计根据运输工具类别,分为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两大类。总体来讲,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平稳发展,车辆投放数量及日均订单量环比均有小幅增长;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车辆投放数量及日均订单量环比均有所增长,并且与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相比增长更快。



指标增长平稳


  截至2023年3月底,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超过410个城市投放运营,环比无变化。3家主要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共投放1497万辆,环比增加28万辆,增长1.9%;车辆日均完好率为85%,环比无变化。


  截至2023年3月底,7家主要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企业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超过700个城市投放运营。共投放车辆达755万辆,环比增加约63万辆,增长9%;车辆日均完好率为92.7%,环比增长0.4%。


企业运营情况


  注册用户数量。截至3月31日,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注册用户总数达17.68亿户,环比增加2.3%;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注册用户总数达20.71亿户,环比增加6.28亿户,增幅达43.5%(增幅较大的原因主要因统计口径变化造成)。


  车辆使用情况。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日均订单量为2700万单,环比增加3.2%,日均骑行次数约为2.3次。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日均订单量达3239万单,环比增加4.9%;日均骑行次数约为4.2次,环比下降5.8%。


  车辆骑行保障。保险购置情况与2022年第四季度相比无明显变化。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车企业共自建或租用充电设施超过10.5万套,环比增加0.5%,充电设施和车辆数的比例约为1:37。


发展仍需鼓励


  行业保持平稳发展,用户规模稳步增加。截至3月31日,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注册用户总数达17.68亿户,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注册用户总数达20.71亿户,环比均有所增加,用户规模还在进一步加大。


  疫情影响逐步消除,季节性影响仍然存在。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日均订单量虽环比增加3.2%,但相比2022年第三季度仍有较大差距;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投放数量环比增加9%,但相比2022年第三季度仍相差13%。分析原因,一是2023年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人民群众经济社会活动有所复苏,出行频率逐步增加;二是3月份天气逐渐回暖,社会公众出行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选择意愿虽有所增加,但与第三季度相比仍然偏低。


  市场集中度较高,精细管理效果明显。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领域,美团、青桔、哈啰3家企业车辆投放数量仍占据全国95%以上市场。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领域,美团、青桔、哈啰3家车辆投放数量占已统计企业的80%左右,占全行业的60%左右,市场集中度保持相对稳定。但是,根据连续三期的统计数据来看,其他4家企业的日均骑行次数远高于3家主要企业,与精细化管理有重要关系,也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根据我会了解,未纳入统计的小微企业已普遍开始盈利,已纳入统计的个别企业目前也开始止亏为盈。


  行业政策不明确,企业发展信心不足。2023年第一季度,随着社会经济不断恢复,以及企稳回升,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也在逐渐好转。但是,由于行业定位不明确,受增值税税率整改、“不鼓励”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发展等相关政策影响,以及企业经营持续亏损、地方行业监管不规范等实际情况,行业主要企业均对行业发展信心不足,部分企业出现裁员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