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道路运输年会成果 | 两项重要指数发布
作者:秘书处 时间:2022-01-07
2021年12月29日,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第六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1中国道路运输年会,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视频方式召开。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蔡团结司长、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吕晓莉副局长以视频形式出席指导,协会负责人在线下主会场参加大会,协会常务理事、骨干理事在本单位设置分会场并线上参会,全体会员代表和年会代表线上参会。大会由王丽梅会长主持。
2021中国道路运输年会单元,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秘书处发布了当年度两项重要行业指数:“道路运输百强企业发展指数”和“道路班线客运营运指数”,客观反映道路运输行业发展变化趋势和企业实际发展情况。自2018年两项指数首次发布以来,受到各方高度关注,这是本会基于对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管理和监控所获得的一手、真实、实时数据,科学提炼而出,是行业和社会,政府和企业以及投资人观察、研判行业的重要参照,更是本会服务政府、服务会员、服务行业的重要工作,是政府主管部门掌握行业动态、进行决策参考,以及广大道路运输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参考。
道路运输百强企业发展指数
百强企业发展指数,基于每年度的“中国道路运输百强诚信企业创建”行业大型公益活动,从企业资产规模、竞争力、影响力三个方面,将资产、营收、利润、等级、运输量、周转量等指标予以量化,按照各指标权重综合评价。定基指数以2015年为基准,总体上呈每年下降趋势,说明百强道路运输企业综合服务能力持续减弱;环比指数以上一年度为基准,疫情之前有涨有降、降幅超过涨幅,疫情之后连续两年下降,说明疫情对道路运输行业产生了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行业困境仍在持续之中。
总资产方面,行业头部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强,能够通过自身调整适应市场变化和外部环境,道路运输行业作为投资热点,正在受到各方关注。
运输营收方面,我国道路运输企业在各种因素影响下,运输服务收益持续下降,单纯靠运输取得收益越来越困难,疫情的出现和持续给企业雪上加霜。
运输利润方面,道路运输企业微利甚至无利状态非常严重,源于市场需求重大变化导致达产率严重不足,企业刚性成本特别是人力、燃油及车辆装备更新费用不断上升,疫情的发生使运输需求大幅下降、防控成本大幅增加。
利润率方面,道路运输企业在艰难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下,单位产值已基本无利润可以获得,企业再生产和创新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活下来、维护住员工队伍稳定已成为建制企业当前的首要任务。
行业产量方面,道路运输行业整体客运量持续下降、货运量持平的情况下,龙头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由于受安全生产和信用治理等行业政策、需求模式和服务形式等市场变化因素影响,行业集中度不断降低。
道路班线客运营运指数
班线客运营运指数,基于交通运输部委托协会的重要行业经济运行统计分析工作“道路旅客运输经济运行动态监测机制”相关数据,突出服务能力,从发车班次、投入运力、旅客发送量三方面,按照各指标权重综合评价。
年度指数已经从2015年的基准数下降2/3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环比指数在经历2016-2019每年下降超过10%之后,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骤降至2019年的50%,说明班线客运服务能力持续减弱,班线客运综合服务遭遇腰斩。
春运指数变化趋势与年度营运指数类似且下降幅度更大。2020年春运班线客运受疫情管控停驶停运影响,服务水平已经降至2015年的1/4,与2019年相比也仅为其40%;2021年春运受疫情管控就地过年影响依然没有好转,班线客运春运服务水平在历史低点徘徊。
十一黄金周指数同样呈逐年持续下降趋势,情况稍好于年度指数和春运指数但尚未触底,2021年黄金周班线客运服务水平仅相当于2015年1/3,与2020年相比也仅为其3/4,说明以旅游休闲为特征的十一黄金周,公众社会对采用班线客运出行的需求在持续下降。
总体来看,我国道路运输百强企业综合服务能力持续减弱,行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有被弱化的迹象,亟需科学规范市场准入和退出,通过道路运输企业等级制度,适度提高行业门槛。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资本进入道路运输行业的节奏正在加快,无序竞争、违规经营给本来就生存艰难的道路运输企业雪上加霜,业态演变的规范化是保护公平正义的关键。我国班线客运服务持续萎缩,原有的道路客运管理和经营模式不可持续,企业需要在坚持安全合规基础上,自觉抵制资本控制的不良新业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积极通过科技赋能转变思路和模式,推动定制、融合业务发展和场站综合开发利用,实现“上山、下乡、进城”一体化发展。